104岁的洪德生奶奶有个“人生设置”——“烦恼免打扰”。这位曾与数字打了三十年交道的老会计,早已把“事儿来了解决、事过了放下”的通透刻进生活。在她的家乡江苏如皋,这样的长寿智慧并非个例。这个重阳节,发源于“世界长寿乡”的和府捞面,携手如皋长寿研究会,透过百岁长者的日常,挖掘出藏在烟火里的长寿秘诀,让这份源自故乡的生活温度,跨越地域与年龄,触达更多人。

作为世界长寿乡,如皋的长寿从不只是冰冷数据——百岁老人比例高达46.5/10万人,是联合国长寿乡标准的6倍。在这里,长寿不是遥不可及的养生宝典,而是老人们张口就来的生活习惯、随手可见的乐观心态,是融入三餐四季的“百岁哲学”。
101岁的陈亚中爷爷,用一碗山芋道出了饮食智慧。这位前小学老师偏爱慢嚼细咽,“生活别跟自己较劲,顺口才最重要”。103岁的王素珍奶奶则把日子过成了“快乐清单”,吃饭、睡觉、打牌是她的每日“必修课”。哪怕有“不爱喝水”的小习惯,也始终信奉“抓到什么牌不重要,打得开心才重要”。
饮食之外,心态与生活热情更是长寿的核心密码。104岁的洪德生奶奶“心里不装隔夜愁”,脸上总挂着当天的笑;101岁的万秀英奶奶是“美食爱好者”,每天换着花样做饭,“日子不重复,才有新盼头”;101岁的胡彩云奶奶从不挑食,“白菜豆腐有清欢,大鱼大肉有热烈”,把“不跟生活较劲”藏进每一口饭里;还有101岁的姐姐姜洁纯与89岁的妹妹姜汝纯,吵吵闹闹一辈子仍做彼此的“老室友”,用陪伴诠释“百年姐妹情”。
这几位百岁老人的故事,最终指向同一个答案:长寿从无神秘配方,不过是“吃得顺口、睡得踏实、活得简单”。就像他们常说的“我才100岁”,年龄只是身份证上的数字,快乐才是写在脸上的生活底色。
目前,这些暖心故事已通过和府捞面官方平台传递,网友们纷纷表示“看完好感动,好温暖”,让如皋“长喜常乐”的生活哲学,从长寿乡走向全国更多家庭,成为每个人都能践行的日常智慧。
 
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