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博格构建重载机器人生态产业链 或将打破欧美技术垄断

       7月27日,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。作为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、规模最大的盛会,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,3000余项前沿展品集中亮相,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位嘉宾确认参会,其中包括12位图灵奖、诺贝尔奖等顶奖得主及80余位中外院士,规模创历届之最。

2021年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将特种机器人列为重点领域。

1.jpeg

 在大会期间,赛博格与多家企业达成重要合作,全力构建重载机器人生态产业链,为全球重载机器人高危行业安全作业提供了“中国方案”,扛起了重载机器人高危行业安全作业的“国之重任”。

打造全球研发制造最强联合体

赛博格与力劲科技集团签署了机器人本体设计与生产战略合作协议。力劲科技集团是全球知名的制造业企业,压铸机全球市占率超60%,超大型压铸机(≥6000吨)市场占有率稳居世界第一,特斯拉全球90%以上车型的关键结构件采用其设备生产。本次签约,将为赛博格重载机器人生态产业链奠定坚实基础。

2.jpeg

 同时,赛博格还与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共同研发轻量化材料,与福建省镁铸科技开展本体制造合作,与苏州赛翡斯科技开展特种涂层技术开发合作。这种强强联手的研发与合作,将打造机器人本体研发与制造的全球最强联合体。

此外,赛博格与芯玑半导体和量子芯云联合推出内置DNPU和LPDDR5的存算一体化芯片和全球首颗移动HBM。

或将彻底打破欧美的技术垄断

投资机构昱烽晟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立雄透露,赛博格的“重载机器人生态产业链”朋友圈正在加速扩容。20余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围绕其“模块化开放平台”开发专用传感器;8家系统集成商定制矿山巡检、海上油气开采等专用机型;海外企业也通过技术授权加入这一生态。

3.jpeg

 “我们不是闭门造车,而是要做生态产业链的链主。”董典彪博士说,“用技术搭台、用标准立规、用需求引商,让上下游企业在协同中成长。”

赛博格的仿生筋腱驱动系统(TendonFlex)模拟了人类手指的肌腱结构,用16根“人工肌腱”通过精密传动,能实现0.1N的力控精度。

类脑中枢智能决策系统融合了三维视觉、雷达、红外热成像与触觉传感等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,实现厘米级作业精度。此外,“灵巧手+”商业模式已催生多项创新应用,成为本次大会的焦点。

对此,马立雄进一步表示,重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红利释放期与政策窗口期的叠加阶段。赛博格技术研发体系已经成熟,预计到2028年“重载机器人生态产业链”可形成超185亿元产值规模,带动长三角、珠三角形成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。(图片由孙曼提供)

千广网的头像千广网
上一篇 7小时前
下一篇 7小时前

相关推荐